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法院文化 -> 博客精选

坚守社会良知,打击“东莞丐帮”

  发布时间:2014-03-31 10:33:23


    3月13日,凤凰卫视《社会能见度》栏目报道了“东莞丐帮”调查,报道了犯罪团伙用各种非常手段使人致残,逼人乞讨。近日该报道视频被发上微博,引网友热议,称犯罪团伙的做法令人发指。对于碰到职业化乞丐该不该给钱,也成了网友议论的焦点,不能让群众的爱心催生了更大的伤害。(3月18日凤凰网)

    我不想再在这里描述那些被控制的乞丐所遭遇的悲惨经历。因为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那样的乞丐群体,他们身体残疾、衣衫褴褛。我们同样可以想象的到他们所经历的磨难。但我们真的考虑过他们的命运吗?想象他们被人故意致残仅为扮相可怜得牟财的悲惨吗?或者说,我们或多或少有点心知肚明的社会常识中有过对他们真正的关怀吗?当给不给钱成为我们讨论的主要内容时,还有谁在关心着他们的真正命运?

    媒体的关注开始让人们变得义愤填膺,我们开始声嘶力竭地呼吁着必须严厉打击“东莞丐帮”这样的残暴行为。是的,我们需要义愤填膺,但我们更需要反思。反思是谁一步步加剧了这一社会悲剧。是我们常人面对良心时的麻木不仁,更是相关职能部门的管理水平低下与不作为。

    我们的麻木不仁在于,我们的大多数人都可以凭着我们最基础的社会认知想象到城市中大街小巷内那些渐成规模的乞丐团体的真正命运;可以想象到他们被人控制、被人殴打乃至故意致残的悲剧;甚至可以臆想出这背后错综复杂的利益链。但我们都做了些什么?当我们面对他们时,内心可能会顿生那么点或是那么多的同情。但绝大多数人所做的似乎也仅仅止步于同情而已,更甚者这同情也不过是转瞬即逝而已。我们几乎同样地选择了无动于衷,选择了麻木不仁。

    是的,我们每个人都还有自己的生活,我们需要在这个险恶世界中小心翼翼地保护自己。但不正是我们所表现出的麻木不仁与沉默纵容了那些控制乞丐的残暴者?难道不是我们看着那些乞丐一步步滑入命运的深渊?想过这些,我们真的还可以大言不惭得去义愤填膺,而无半点反思与内疚吗?无论社会如何险恶,我们都没有理由丢掉自己作为一个社会人应有的良知。美国黑人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曾指出:“历史将会记录在这个社会转型期,却发现,最大的悲哀不是坏人的嚣张,而是好人的过度沉默。”在此与所有人同勉。

    媒体被称为国家的第四种权利,记者被人们尊称为“无冕之王”。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有太多的记者曾经从他们面前匆匆地走过,他们需要追踪社会热点,关注民生疾苦。但又为何他们与普通人一样选择了对这样的乞丐的漠视?他们也应该比常人更能想象出这些乞丐所经受的真正命运,那么他们又为何淡然地看着这些乞丐在城市中行走?这些乞丐所经受的苦难难道不是记者们口口声声说要关注的民生疾苦吗?那些幕后的控制者的残暴行径难道还不能够使记者们义愤填膺得拿起舆论的利剑吗?

    在此,我们要向凤凰卫视致敬,他们的报道必然会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也会因此而拯救一部分乞丐的命运以及打击那些残暴的控制者。这正是媒体所应发挥的作用。我们希望,所有媒体都应有眼睛里容不得一颗沙子的决心来真正的关心社会、关心人民生活。

    当然,政府机关应当为那些乞丐的悲惨命运负最大的责任。因为政府对这种情形同样选择了无视。难道公安机关认识不到这背后可能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利益集团吗?难道没有政府部门关心一下这些成群结对的残疾人为何而残?又从哪里来吗?如果说,常人以及媒体对于今天的情形担负着一定的责任的话,那么政府机关特别是公安机关就必然有着不可推卸的重大责任。

    笔者不想在这里探讨公安机关等政府部门是否存在渎职行为,笔者只说,他们难辞其咎。希望相关部门特别是公安机关能够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切实保护人们生命健康安全,严厉打击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犯罪行为。

    当然,笔者认同贫困民众可以也应当享有乞讨权。但对于如“东莞丐帮”这样以故意伤害他人的方式控制他人乞讨的行为必须严厉打击。希望政府机关特别是公安机关积极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媒体及其从业者努力践行自己的使命、每一位社会人都坚守自己的良知,面对社会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不是视而不见与麻木不仁,而是去真正关心民生疾苦、关注社会命运。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消除诸多如“东莞丐帮”一样的社会弊病,才能真正为每一个人撑起一个可以有尊严生活的朗朗乾坤。

文章出处:平顶山法院网    



关闭窗口

地址:平顶山市新城区长安大道与清风路交叉口  
邮编:467000  
电话:0375-2862000  
您是第 41270190 位访客


Copyright©2025 All right reserved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4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