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一起借款合同纠纷案的被执行人慑于压力,主动给鲁山县法院执行干警冯亚彬打来电话,并按照要求将7.1万元案件款全部送到法院。
2013年9月,家住平顶山市新华区的李某向家住鲁山县张店乡某村的朋友任某借款14万元,用于生意救急,并出具借条。借款到期后,任某多次催要,李某于2015年偿还了6.9万元,但对剩下的7.1万元却铁了心不还。2017年底,任某将李某诉至鲁山县法院,今年2月中旬,法院判决李某向任某偿还欠款7.1万元。
谁知李某仍不还钱,还换了手机号码,玩起了失踪。无奈,任某于今年3月底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法院执行干警冯亚斌接案后,得知联系不上李某,鉴于前几天刚刚通过身份证号码查询另一起案件被执行人支付宝账户的成功经验,冯亚斌借助电子卷宗中李某的身份证号码,顺利找到了李某的新手机号码,并拨通了电话。
电话接通后,冯亚斌亮明身份,告知李某,发现其支付宝账户近期有数笔资金往来,如果其仍然拒不履行法律义务,将被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黑名单,甚至对其进行网上追逃等。
听到执行干警一连串颇有威慑力的话,李某表示自己再考虑考虑。执行干警随即将该院近期判决的两起拒执罪案件的判决书发到孙某的微信上,希望他考虑清楚。
有了两个“榜样”的前车之鉴,李某开始慌了,遂在一天之内凑齐了案件款送到法院,于是有了文章开头的一幕。